数字中国发展史:从“追随”到“引领”
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追随者”成为浪潮的“引领者”。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中,这家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的世界互联网巨头公司如此概括其20年的发展。
无独有偶,如果把视角放大,这一关于角色转变的表述,也曾被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提起。从“追随者”到“引领者”,暗含了数字中国的发展历程。
世界最大的电商市场、最便捷的移动支付国度、未来潜在的最大5G商用市场……一家家企业的成长史构成了数字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数字经济改变人们生活的当代史。
数字中国的昨天:互联网20年发展掠影
1999年,35岁的马云,带着团队从北京返回杭州,在城西湖畔花园小区的一间民宅中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建一个我们这一辈子不会后悔的公司。”马云下定决心,创立了阿里巴巴。
同一年,马化腾带领团队,推出了即时通信服务(OICQ),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QQ;
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回国筹办百度……
谁都不会想到,20年后,这三个人建立的三家公司有了今天这样的体量和影响力。三家公司不仅借助互联网技术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更成为中国互联网在国际舞台上的一面旗帜——BAT。人们滑动屏幕,在家坐等快递员到来,拿起手机跨越时空的限制面对面进行交流,甚至伴随AI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也从幻想逐渐接近现实……
创业之初的艰辛不言自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多家互联网初创企业都经历了一段“跪着过冬”的日子,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们“穷得连车都打不起”。彼时,马云仍然思考着如何把阿里巴巴建立成一个百年企业,他把目光放到了全球,“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的硅谷。”这些超前的概念,在当时那个空荡荡的毛坯房中响起时,有种天方夜谭的违和感。如今看来,却是播下梦想种子的开端。
阿里巴巴早期的主导产品是中国供应商。2003年,阿里巴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成立淘宝网进军C端市场。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老百姓开始学着用网银、U盾在网上购买商品;线上回复咨询、封装包裹、填写面单……不少创业者也把生意搬到了线上。2004年,为了解决淘宝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阿里巴巴又创设了支付宝,从商品信息获取到支付安全,一套完整的电商服务体系开始形成,也让网购成为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
往后数年,互联网发展波诡云谲、“战事”不断——淘宝、百度、QQ分别与eBay、谷歌和MSN较量,最终阿里、百度、腾讯各有所得,成为电商、搜索、社交领域的大玩家,格局初步奠定,也开始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人们开始为移动端而忙碌着。淘宝开始被叫作“手淘”,网购不再只局限于电脑前“买买买”,而变成了随时随地拿起手机“买买买”,就连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每季度公布的财报里,一直关注着一个数据——“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活跃用户”;腾讯的微信在2011年面世后,人们的即时通讯也不再限于QQ……
自那之后,PC端的风头逐渐被移动端所取代,基于位置、基于智能手机,人们在滑动拇指的瞬间,几乎能触达一切。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美股史上最大IPO。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喊出了“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而这也成为了近几年互联网江湖里的竞逐场,他们或是通过投资、战略布局,或是形成正面交锋,让互联网江湖好不热闹。
近几年,以美团王兴、滴滴出行程维、拼多多黄峥为代表的新一代创业者,也在更多商业领域崭露头角。此前,阿里巴巴20周年的纪念日上,马云“交棒”阿里巴巴现任CEO张勇,不仅标志着阿里的良性传承,而且揭示了中国互联网的新陈代谢。
20年过去,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收获的并不仅仅是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社交公司、搜索引擎企业,还有越来越多包含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等场景的数字经济体。他们服务于数以亿计的用户、消费者,数千万的中小企业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表示,中国互联网领域企业在过去20年中的不断涌现,得益于始终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
数字中国的今天:动能释放、领域拓宽
刷脸支付、扫码乘车、远程看房、直播带货……过去20年,伴随着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我们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数字中国影响当代人的印记。
如今,数字化的触角正从电商平台、共享经济等领域,向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等维度延伸。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现在数字化动能正在从消费侧转向供给侧,当今数字经济将改变生产、服务和城市治理,“中国近些年积累的信息化发展,为当下的工业与数字融合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浙江,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集团引入阿里云人工智能ET工业大脑,通过人工智能匹配最优的橡胶合成方案,极大稳定了混炼胶性能,使平均合格率提升了3%至5%。
数字化为生产注入新动能。有关统计显示,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说,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日益深入,全社会对于加快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断提高,共识不断凝聚,开启了中国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与此同时,数字中国的发展步伐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正慢慢向城市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拓宽。
打官司不必跑到法院,只需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可以立案;深夜里发现一条证据,只需动动手指,可以立即向法官提交;开庭在即,远在异国他乡也可以实时参加庭审……
过去可能不敢想象这一切。但今天,中国人颠覆了世人打官司的传统模式:拜“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赐,当事人不用跑法院,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参与诉讼的所有环节。
这就是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中国移动微法院”带来的巨变。正是这个轻巧的小程序,让普通百姓、律师、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超越了时空限制。司法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创新,其作用不容小觑:它明显地促进诉讼公正,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除了互联网法院以及“中国移动微法院”,数字化、智能化的触角正向更多领域延伸。据《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政务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数字政务指数比2017年提高32%。
蚂蚁金服方面公布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依托支付宝APP,政务小程序接入,全国已有九成“一网通办”政务小程序上线支付宝,过去一年办件量超7亿。全国政务服务、城市服务数字化正在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数字化也促进了政府部门内部协同效率的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近期联合发布报告显示,依托钉钉社交平台构建的“浙政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政务移动办公协同平台。“浙政钉”已接入组织机构25.5万个、工作群16.2万个、日均消息185.6万条、上线应用691个。
马云表示,他始终相信阿里巴巴最大的价值不在利润、不在规模,而是能为世界、为未来解决多少问题,创造多少价值。阿里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上全面布局和准备,希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化变革打下基础。
数字中国的未来:引导社会全方位升级
“20年前,互联网才刚刚来到中国,刚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20年后,数字技术影响了社会生活、商业等方方面面。”一百年来,石油推动着处在工业时代里的世界滚滚向前。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被喻为新的“石油”。在数字变革下,大数据将引导整个社会全方位升级和变迁。
而技术为城市带来的改变,已经成为科学家们、技术推动者们思考的问题。
2016年,在思考如何治理城市拥堵时,阿里第一次提出“城市数据大脑”的概念。经过杭州市政府批准,这一项目开始在萧山区的一片试验区域启动:阿里云的工程师们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摄像头“感知”的数据,调配红绿灯时间,让救护车辆高效通行。
一年后的云栖大会,“城市大脑1.0”正式与世人见面。而如今城市大脑已经对杭州420平方公里辖区实现覆盖。通过视频AI计算,每2分钟城市大脑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区域扫描,自动识别40余种道路交通事件。
城市大脑是整个城市的智能中枢,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优化调配公共资源,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智能。
目前,国内外20余个城市将通过城市大脑实现管理智能化。通过融合交警、交通、城管、环保、消防等多部门数据,城市大脑已经开始支持这些城市在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城市大脑的提出者王坚认为:“一个自然的逻辑和趋势是,全球城市发展到今天,需要引进一个新的基础设施,这就是‘城市大脑’。中国在人类城市发展上,能够贡献一个新的基础设施,这很难得。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基础设施,计算是一个新的生产力,数据是一个新的生产资料。”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将越来越多领域的产品流通变为数据流通,将生产演变成服务,将工业劳动演变成信息劳动。万物互联无疑是未来重要的关键词。
“未来智慧城市的每个城市部件,工业智能制造的每台机器设备和每个产品,乃至每一个零部件都会具有唯一的数字身份,这对智慧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从互联网+,转向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的阶段。
倪光南说,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包括工业互联网延伸和覆盖。人、机、物三元融合发展态势已经成型,人类使用的信息系统、移动智能设备以及各种联网的传感器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和汇聚数据。
张勇说,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将继续发力三大战略,分别是全球化、内需、大数据云计算。全球化是未来,阿里要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玩,帮助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从中国走向全世界;内需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未来将是消费、体验驱动的经济,阿里要为最广大消费者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通过大数据创造新需求;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动力源泉,在所有行业上云、万物互联时代,阿里要持续帮助客户成为互联网公司、大数据驱动公司。
在多方看来,制造业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5G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新能源的替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等,正在推动跨界协作,构建新的智能生态。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报告预测,203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将达到48%。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
从传统到前卫,从辗转突围到涅槃复兴,未来已来到我们中间,数字中国已经成为我们追逐梦想的强大引擎。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数据激起的波澜,已经在时光长河里发出铿锵声响,时刻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数字中国,好戏连台。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注: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